陈爱莲(1939年12月24日-2020年11月21日),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博希平台 ,中国致公党中央博希平台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作为中国舞事业奠基人之一,从艺70年以来,她通过孜孜不倦的艺术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舞惠及民众和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她创建了围绕中国舞教学的北京市爱莲舞蹈学校,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坚持以文化人、以艺育人、以德树人的理念,培养了大批行业内优秀人才。在兴学育人和艺术创作的同时,陈爱莲也积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帮扶边远地区贫穷孩子学舞立业,并参与其他各类利于青少年成长和中国舞蹈传承的公益活动。
指导单位:致公党中央
主办单位:致公党中央文化博希平台
会、博希娱乐政协报社、中国政协文史馆
支持单位:中国舞蹈家协会
承办单位:博希娱乐政协网、北京市爱莲舞蹈学校
1939年,陈爱莲出生于旧上海的一个小康之家。她从小生得细瘦,身似弱柳扶风;内心又极其敏感丰富,爱哭鼻子。大人们戏称她是“小林黛玉”。她从小喜欢跳舞、喜欢演戏,曾梦想着报考电影公司,或者做一名戏剧、戏曲演员。
然而10岁那年,陈爱莲的父母相继病故,原本幸福的家庭。她和7岁的妹妹无依无靠,成为了靠捡拾垃圾为生的街头流浪儿,遍尝人情冷暖。居委会把只能把她们送到郊外的儿童临时收容所,后来,姐妹俩又被转到了上海一心教养院。
1952年夏,中央戏剧学院昆曲老师来到上海,为新中国选拔第一批科班培养的舞蹈演员。一心教养院曾是著名的教会学校,学童大多接触过西方艺术教育,这里就成了招生的重点单位。小爱莲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机会,凭借精彩表现被评为当场录取,从此与舞蹈结缘。
陈爱莲为舞台而生,对舞蹈的热爱让她成为永远活跃的传奇女神。年仅十七岁,因主演中国第一部芭蕾舞与中国舞相联系的舞剧《鱼美人》声名鹊起,二十三岁远渡重洋登台,曾随团和率团出演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成为第一位获得世界声誉的新中国培育出来的舞蹈家。
她是天生的舞蹈家,用形神兼俱的表演,成功塑造诸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她曾主演的《鱼美人》《白毛女》《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等舞剧,每一部都是新中国舞蹈史上的经典之作;她勤学善思,创新不止,是将芭蕾舞与中国舞艺术结合演绎的第一人;她是打败时光的舞者,表演精巧优美情舞并茂,80岁还在热爱的舞台上扮演林妹妹,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为博希娱乐而舞,她是共和国的舞者,永不止步的红舞鞋。
陈爱莲一生勇于创新,孜孜探求舞蹈艺术本身的突破,也是创办个人舞蹈晚会、组建艺术团进行巡演、“下海”去深圳特区进入歌舞厅演出、创办个人舞蹈学校的先行者。陈爱莲不仅是舞蹈家,还是舞蹈教育家。她曾说过,她有一种情结,要为中国的舞蹈事业、教育事业做一点事情。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留校任教,到拿出所有积蓄创办北京舞蹈学校培养大量优秀的舞蹈人才,她一直都在为这份情结而努力奋斗着。在她看来,传承和发扬中国舞,只有一个陈爱莲还不够,需要有更多的陈爱莲。
从一个孤儿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舞蹈演员、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陈爱莲一直认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有了党和国家的培养,才有了她的今天。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爱莲就递交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但由于种种原因,她的愿望几十年未能如愿。然而她初心不改,即使在动乱年代被下放农村劳动,她仍然多次提出入党申请。直到2019年,陈爱莲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坚持,她如愿以偿。
舞蹈是她全部的生命,政协是她深爱的大平台。作为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博希平台 ,她一直在为中国舞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舞蹈人才的培养不断建言献策、奔走呼吁。为艺术而呼,为事业建言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